沈旭暉、何明修
讀懂香港﹕國安法後的臺港關係
國安法通過後,曾經熟悉的香港該如何理解?一起和香港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教授,以及長期關注香港議題的臺大社會系何明修教授,從旅遊切入政治,爬梳兩地社會從 20 世紀以來的改變、剖析國安法後的臺港關係,並窺見未來的更多可能。
課程費用﹕HK$80 / 約 NT$300
課程費用﹕HK$80 / 約 NT$300
講堂特色
-
一堂讀懂臺港關係的過去
、現況與未來 -
臺港連線,暢談兩地社會變遷
-
隨時收看,隨時重溫
-
國語授課
精心策劃連線深度講堂
特別邀請兩地學者深度對談,帶您跨越700多公里的距離,爬梳臺港關係和兩地社會從20世紀一直到國安法通過後的改變。究竟,我們是漸行漸遠?還是貌離神合?
臺港重量級學者對談
香港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教授曾多次撰文剖析香港政治發展、臺港關係變遷;臺大社會系何明修教授亦長期關注臺港兩地的社會議題、社運演變。我們將和兩位教授一起細說從頭,也窺見未來的更多可能。
曾幾何時,「去香港玩」一詞已成為許多臺灣人的癡心妄想。
從2019年的運動到2020年國安法的實施,再到因疫情和推遲選舉而起的風雨,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,除了同樣為防疫焦頭爛額,香港似乎離臺灣越來越遙遠。但與此同時,根據移民署的統計資料,即使受到疫情影響,光是2020年上半,就有六百多名香港人選擇買了單程船飛,移居臺灣展開新生。臺灣和香港的關係,好像已經回不到過去相對的單純。但我們究竟是漸行漸遠?還是貌離神合?
作為旅遊業者,我們向來無法自外於國際政經局勢的動盪;而對旅人來說,無論是曾蜻蜓點水或重度成癮,歷經風雨的香港都已不再相同。但究竟,我們該如何理解國安法通過後,似乎同樣深陷於濃霧中的這兩座孤島?
這堂,高島遠行 GLO Travel 團隊特別邀請到香港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教授,以及長期關注香港議題的臺大社會系何明修教授,用線上對談的方式,希望能跨越疫情和政治的隔離,和大家一起從旅遊切入,細說國安法後的臺港關係,更盼能撥雲見島,理解香港,也看見臺灣。
從2019年的運動到2020年國安法的實施,再到因疫情和推遲選舉而起的風雨,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,除了同樣為防疫焦頭爛額,香港似乎離臺灣越來越遙遠。但與此同時,根據移民署的統計資料,即使受到疫情影響,光是2020年上半,就有六百多名香港人選擇買了單程船飛,移居臺灣展開新生。臺灣和香港的關係,好像已經回不到過去相對的單純。但我們究竟是漸行漸遠?還是貌離神合?
作為旅遊業者,我們向來無法自外於國際政經局勢的動盪;而對旅人來說,無論是曾蜻蜓點水或重度成癮,歷經風雨的香港都已不再相同。但究竟,我們該如何理解國安法通過後,似乎同樣深陷於濃霧中的這兩座孤島?
這堂,高島遠行 GLO Travel 團隊特別邀請到香港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教授,以及長期關注香港議題的臺大社會系何明修教授,用線上對談的方式,希望能跨越疫情和政治的隔離,和大家一起從旅遊切入,細說國安法後的臺港關係,更盼能撥雲見島,理解香港,也看見臺灣。
- 回顧:臺灣與香港,兩地關係和社會的演變。
- 現況:轉機都不行嗎?國安法通過對兩地的影響。
- 未來:香港局勢可能如何發展?臺港關係可能有什麼變化?
- 閒聊:再次上路前,最想念香港 / 臺灣的是什麼?
講堂內容
香港導師
沈旭暉
香港國際關係學者、專欄評論家。除長期活躍於香港和國際民間智庫、評論國際事務外,亦常針對香港時事為文於各大報章和網路媒體,剖析臺港中美等角色的關係與權力結構,並經營有個人專頁《堅離地城》。在耶魯大學完成學士和碩士學位後,於 2006 年取得牛津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博士文憑。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教育大學。研究範圍主要包含中國民族主義與外交、中美關係、國際反恐,以及香港涉外關係等。
臺灣導師
何明修
現任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系教授,長期關注臺港社會運動並主持多項相關研究計畫,除出版《為什麼要佔領街頭?》一書,亦曾在 2020 年初和陳東升教授合作開設《香港政治與社會》課程。1995 年自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言暨文學系大學部畢業後,於 2000 年取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學位,並在紐約大學社會學研究所進行博士後研究。曾任教於東吳大學、國立中正大學、南華大學,以及國立中山大學。研究範圍主要包含政治社會學、社會運動、勞動社會學,以及社會學理論。
Write your awesome label here.
相關旅行講堂
\Learnworlds\Codeneurons\Pages\ZoneRenderers\CourseCard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