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 在地偏好 x 香港 懷疑人生就去散步
跑步 OUT 散步 IN ,人生有時慢慢走也很好。
一場疫情,讓生活彷如成了 0.5 倍播放的慢速影像。在這個腳步放緩的年代,我們邀請到台港以「散步」為起點的城市書寫者 —— 善用手繪採集空間的在地偏好工作室&城市影像頻道計畫懷疑人生就去散步團隊,和移動成癮的旅人們聊聊他們如何用雙腳認識一座城市。
課程費用﹕HK$80 / 約 NT$300
講堂特色
-
一堂了解「城市散步」為何重要?為何美好?
-
一堂認識「城市書寫」有何手法?有何視角?
-
路中拾遺,暢談巷弄轉角的台港城市魅力
-
台港連線,中文授課
-
隨時收看,隨時重溫
城市散步也能有哲學?
這個年頭,當遠距移動從對幾分幾秒的追求,變成以 14 天為基準的等待,我們是否也可拋車棄輪,用雙腳細品時速 5 公里以下的美好?也許不像跑步有村上春樹的哲學認證,但散步也絕對不是懶散走走那麼單純!無論您是不知散步為何物、不屑散步的慢速風景,或是早已散步到爐火純青,也許都能在此堂獲得新知!
一場疫情,讓生活彷如成了0.5倍播放的慢速影像。當遠距移動從對幾分幾秒的追求,變成以14天為基準的等待,我們是否也可拋車棄輪,用雙腳細品時速5公里以下的美好?
步行,才能使起點與終點相連,讓城市成為完整立體的存在;走過,才能看見城市中生活的痕跡,讓歷史成為跳脫文字的真實體驗。
藉由步行與繪圖,來自台灣的「在地偏好 Topophilia Studio」工作室紀錄了城市裡許多沒沒無聞的街道和建築,也和人們分享了這些平凡背後的豐富與故事。利用散步和分鏡,來自香港的城市研究者黃宇軒(Sampson)則和攝影師曾梓洋(Eric)等人發起了「懷疑人生就去散步」影像計畫,以純粹的畫面和聲音書寫每座小社區的獨特氛圍,帶著螢幕前的人們神遊香港。
在這個無論是難得可以,或是無奈被迫放慢腳步的年代,我們邀請到台港兩地以「散步」為起點的城市書寫者,和移動成癮的旅人們聊聊他們如何用雙腳認識、書寫一座城市。
來,放慢腳步,也許你也會看到不同的城(ㄖㄣˊ)市(ㄕㄥ)風景。
可能會聊到的議題:
步行,才能使起點與終點相連,讓城市成為完整立體的存在;走過,才能看見城市中生活的痕跡,讓歷史成為跳脫文字的真實體驗。
藉由步行與繪圖,來自台灣的「在地偏好 Topophilia Studio」工作室紀錄了城市裡許多沒沒無聞的街道和建築,也和人們分享了這些平凡背後的豐富與故事。利用散步和分鏡,來自香港的城市研究者黃宇軒(Sampson)則和攝影師曾梓洋(Eric)等人發起了「懷疑人生就去散步」影像計畫,以純粹的畫面和聲音書寫每座小社區的獨特氛圍,帶著螢幕前的人們神遊香港。
在這個無論是難得可以,或是無奈被迫放慢腳步的年代,我們邀請到台港兩地以「散步」為起點的城市書寫者,和移動成癮的旅人們聊聊他們如何用雙腳認識、書寫一座城市。
來,放慢腳步,也許你也會看到不同的城(ㄖㄣˊ)市(ㄕㄥ)風景。
可能會聊到的議題:
- 為什麼懷疑人生要去散步?
- 路上到底有什麼東西那麼好看?
- 散步和自由有何關聯?
- 散步所見可以被如何記錄、整理?
- 除了打卡地標,城市可以被如何觀看、體驗?
- 走一走,看到更加厭世、更懷疑人生的東西怎麼辦?
講堂內容
臺灣導師
在地偏好 Topophilia Studio
「在地偏好」是一間成立於2018年,承接地方空間調查、視覺設計、插畫創作的工作室。「Topophilia」即為「在地偏好」之意,又可譯為「戀地情結」。
工作室由善以速寫探索城市空間的林思駿,以及熱愛將城市建築轉化為插畫的張雅筑組成。兩人都有建築的專業訓練,但相較於精準的電腦繪圖或是能明確定格空間光線的攝影,團隊選擇以「手繪」去轉化自己對於城市街角的觀察與感受,希望能讓這些更有溫度、更可親的城市圖像,如漣漪般觸發人們對日常環境的意識與關注。
工作室由善以速寫探索城市空間的林思駿,以及熱愛將城市建築轉化為插畫的張雅筑組成。兩人都有建築的專業訓練,但相較於精準的電腦繪圖或是能明確定格空間光線的攝影,團隊選擇以「手繪」去轉化自己對於城市街角的觀察與感受,希望能讓這些更有溫度、更可親的城市圖像,如漣漪般觸發人們對日常環境的意識與關注。
香港導師
黃宇軒、曾梓洋 Sampson & Eric
Write your awesome label here.
相關旅行講堂
\Learnworlds\Codeneurons\Pages\ZoneRenderers\CourseCards